首页> 中文期刊> 《水产学报》 >刺参养殖池塘中新敌害生物澳洲异尾涡虫的鉴定及其危害

刺参养殖池塘中新敌害生物澳洲异尾涡虫的鉴定及其危害

         

摘要

为了对导致辽宁大连、山东东营的2家养殖场池塘养殖刺参大量化皮死亡的新的敌害生物进行鉴定并确定其对养殖刺参的危害.本实验通过形态学观察、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了涡虫的分类地位,通过生态学方法确定了其生态适应条件,通过切割后培养的方法观测了其再生能力,通过与刺参苗种的共培养实验测试了该物种对刺参的危害及其危害方式.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该涡虫体长0.96~3.26 mm,体宽0.49~1.93 mm,外观黄色或黄褐色,头部钝圆,具一对暗红色棒状眼点,尾部具两条并列的尾垂;显微镜镜检发现其表皮下分布密集的虫黄藻,体表周生纤毛,雌雄同体,口后具有两个生殖孔;对该物种COⅠ及18S rDNA基因片段扩增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并构建基于18S rDNA基因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该生物与澳洲异尾涡虫序列同源性达99.64%,根据其形态学特征,并结合18S rDNA分子鉴定结果,将该生物鉴定为澳洲异尾涡虫;进一步对其生活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生物具有避光性,其适宜温度为18~24°C,适宜pH为5.5~8.0,适宜盐度为20~40;再生实验表明,该物种具有很强的前后轴极性再生能力;该生物与刺参的共培养实验表明,澳洲异尾涡虫对刺参体表表现出很强的趋向性,可以吸附在刺参体表导致刺参苗种溃疡、化皮甚至死亡,但刺参的体腔、肠道、呼吸树内均未发现虫体寄生.研究表明,澳洲异尾涡虫是营自由生活的池塘养殖刺参的一种新的敌害生物,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并防范该敌害生物.

著录项

  • 来源
    《水产学报》 |2020年第9期|1513-1524|共12页
  • 作者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 2013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07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071;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 2013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07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71;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 2013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07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71;

    辽宁省海洋水产养殖协会 辽宁 大连 1160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07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71;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 2013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07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71;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 2013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07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7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07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71;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 2013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07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寄生虫病;
  • 关键词

    刺参; 澳洲异尾涡虫; 敌害生物; 形态学; 再生; 组织病理; 危害;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