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芦苇碳源-表面流人工湿地对农田退水脱氮的长期效能研究

芦苇碳源-表面流人工湿地对农田退水脱氮的长期效能研究

         

摘要

针对农田退水NO;-N占比高、C/N低,氮污染难以去除的问题,将经济易得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茎叶碎段装填在表面流人工湿地(packed surface flow construct wetland,PSFW)的表层作为外加碳源,以研究其长期运行情况下的脱氮效能.结果表明:第29 ~149天,外加芦苇茎叶碎段的PSFW的脱氮效能明显高于无芦苇茎叶碎段的空白PSFW0;进水NO;-N和TN浓度分别为(16.4±1.0)和(17.7 ±2.0)mg/L,HRT按3、4和2d运行时,HRT为4d时脱氮效能最优,PSFW对NO3--N和TN去除率分别为(87.4±6.0)%和(74.1±6.0)%,PSFW0的去除率仅为(14.4±4.0)%和(14.4±3.0)%.第150~269天,PSFW的脱氮效能稍高于PSFW0,进水NO;-N和TN浓度分别为(10.4±1.0)和(10.8±1.0) mg/L,HRT按3、2和1d运行时,HRT为3d时脱氮效能最优,PSFW对NO3--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1.9±7.0)%和(90.2±7.0)%,PSFW0的去除率分别为(91.3±5.0)%和(86.4±6.0)%.第270~334天,PSFW的脱氮效能稍低于PSFW0;进水NO;-N和TN浓度分别为(5.7±0.4)和(7.2±0.8) mg/L,HRT为3d时,PSFW对NO3--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88.6±10.0)%和(82.5±7.0)%,PSFW0的去除率分别为(94.0±6.0)%和(87.8±3.0)%.

著录项

  • 来源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6年第5期|453-461|共9页
  •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12;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北京100012;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12;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

    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150;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北京10001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技术方法;
  • 关键词

    芦苇; 植物碳源; 表面流人工湿地; 农田退水; 脱氮;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