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捕后干藏-复水处理对太平洋牡蛎活品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捕后干藏-复水处理对太平洋牡蛎活品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摘要

为探究捕后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活品贮藏稳定性,牡蛎(体质量为102.3 g±5.1 g)经海上采捕、陆地运输、运抵实验室后,研究了其贮藏(4℃,4 d)过程中干藏及复水对其生化特性的影响,贮藏分为干藏组和干藏-复水处理组,试验分析了牡蛎闭壳肌中ATP及其关联物含量、腺苷酸能荷(AEC)值、K值、pH值的变化,以及软体组织中蛋白质、糖原、甘油三酯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采捕后淡水冰降温及干藏(0~6 h)导致软体部分的糖原、甘油三酯含量分别从25.6、10.0 mg/g降至17.3、7.5 mg/g,闭壳肌中的ATP含量也发生损失;运抵实验室进行了海水处理后,干藏过程中(6~24 h)糖原和甘油三酯含量分别恢复至24.2、10.9 mg/g,24 h后又呈逐渐下降趋势,ATP含量也从0.76 nmol/g恢复到1.15 nmol/g,干藏-复水组的AEC值更稳定,肌肉pH值变化更小。研究表明,捕后淡水冰降温及干藏对牡蛎的贮藏稳定性影响较大,但在干藏过程中增加复水处理,有利于提高牡蛎活品贮藏稳定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