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切开复位、骨盆截骨术后再脱位的原因分析及手术治疗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切开复位、骨盆截骨术后再脱位的原因分析及手术治疗

摘要

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切开复位、骨盆截骨术后再脱位的原因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6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DDH切开复位、骨盆截骨术后再脱位行翻修手术的患者48例(53髋)的病历资料。其中,男7例,女41例。根据切开复位、骨盆截骨术后出现再脱位的时间,将患者分为2组,分析切开复位失败的原因。针对患者的年龄及病理变化,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结果翻修手术平均年龄6.1(2.8~13.5)岁。术后3个月内再脱位组32例(35髋),其中因手术未达到稳定中心复位导致去除外固定后再脱位24例(26髋),因截骨支撑物移位、碎裂、截骨端移位导致再脱位3例(3髋),因骨盆截骨后覆盖不良、髋关节复位不稳定导致去除石膏后出现半脱位2例(3髋),因股骨近端形态异常或前倾角过度矫正、复位不稳定导致去除石膏后出现半脱位2例(2髋),因术后感染导致再脱位1例(1髋);术后3个月及以上再脱位组16例(18髋),其中因髋臼成形后截骨端吸收出现半脱位或脱位7例(8髋),因髋臼外缘发育严重受损导致股骨头膨大出现半脱位6例(7髋),因骨盆Y形软骨损伤或发育异常、髋臼内壁增厚逐渐出现半脱位3例(3髋)。22例(26髋)采用再次切开复位、单独髋臼成型或髋臼成型+股骨短缩去旋转截骨治疗,16例(17髋)采用切开复位、骨盆Salter截骨内固定+股骨截骨治疗,5例(5髋)采用骨盆内移截骨治疗,3例(3髋)采用髋臼周围旋转截骨(Ganz截骨)治疗,1例(1髋)采用髋关节切开复位、股骨短缩截骨、磨臼造盖、关节囊成型(Colonna)治疗,1例(1髋)采用骨盆三联截骨+髋臼成型+股骨短缩去旋转截骨翻修手术治疗。翻修术后平均随访3.8(3.0~15.0)年,未出现再脱位的情况。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82分。结论 DDH术后再脱位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会加大再次手术的复位难度,对关节功能及使用寿命影响极大,临床医生需加深对该病的认识,了解失败的原因,尽量避免其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