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灾害学》 >碎屑流-堵河震动频谱特征识别的试验研究

碎屑流-堵河震动频谱特征识别的试验研究

         

摘要

主动监测碎屑流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地震动信号可用于灾害运动演进过程评估、监测预警.通过开展室内模型试验,模拟了不同坡度下,山前平地型碎屑流和堵河型碎屑流运动过程,并采用经验模式分解(EMD)和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相结合的时频分析法分析了其震动特征.结果表明:①根据震动信号将碎屑流运动过程分为分离启动阶段、加速阶段、冲击接触阶段、堆积阶段,并分析了各阶段的时域、时频域和瞬时能量特征;②碎屑流相对运动产生的地震信号的能量强度、频率和振幅与碎屑流相对于滑槽的运动状态相关性强;③斜坡坡度增大时,对波形曲线特征、能量分布特征影响显著,同时加速阶段和冲击接触阶段的最大振幅逐渐增加,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④山前平地型碎屑流和堵河型碎屑流在堆积阶段的地震波波形、时频图和瞬时能量变化都具有明显差别,并且前者在堆积阶段的最大振幅在相同斜坡坡度下都大于后者,以上指标可作为碎屑流-堵河的超前识别依据.

著录项

  • 来源
    《灾害学》 |2021年第4期|19-26|共8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四川 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四川 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四川 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四川 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四川 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泥石流;自然灾害及其防治;地震学;
  • 关键词

    模型实验; 碎屑流; 坡度; 震动信号; 频谱特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