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汉语早期儿童时间意识的开始--“了”的习得意味着什么?

汉语早期儿童时间意识的开始--“了”的习得意味着什么?

         

摘要

本文在标记关联理论和原型范畴理论框架内探讨汉语早期儿童"了"的习得内涵,认为事态变化标记Le2和体标记Le1都与时间意义存在标记关联:当Le2和Le1表示"过去"意义时是时间意义与事态变化意义和体意义的无标记关联,并且Le2和Le1表示"过去"意义是它们的原型意义;否则为时间意义与事态变化意义和体意义的有标记关联,并且非"过去"意义是Le2和Le1的非原型意义。本文对三名汉语早期儿童使用的"了"做了穷尽性统计研究,发现:1.早期儿童习得的"了",无论是Le2还是Le1意义都比较单纯,是各自的原型意义;2.Le2和Le1都基本表达过去时意义,这意味着早期儿童已经具备了时间知识,"了"是汉语早期儿童最早使用的时间意义标记;3.早期儿童先习得Le2,后习得Le1,说明早期儿童对时间范畴的习得是从整体到局部的,其方向由外向内,即先习得外在时间结构,后习得内在时间结构。我们认为:儿童语言习得情况一方面可以验证一些普遍的语法理论,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某些习以为常的观点进行修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