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18)F-FDG PET/CT在脉络膜黑色素瘤与脉络膜转移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8)F-FDG PET/CT在脉络膜黑色素瘤与脉络膜转移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分析脉络膜黑色素瘤和脉络膜转移癌患者氟-18-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影像特点及代谢参数,探讨其在两者的诊断及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3月首次因眼部症状就诊,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核医学科行~(18)F-FDG PET/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最终诊断为脉络膜黑色素瘤或脉络膜转移癌的患者的影像和代谢参数。对比两组间影像学表现及~(18)F-FDG PET代谢参数,后者包括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_(max))、峰值标准摄取值(peak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_(peak))、病灶糖酵解总量(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代谢参数与病变大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76例患者,其中脉络膜黑色素瘤58例(58只眼)、脉络膜转移癌18例(18只眼)。两组间性别、年龄、患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病变位置(χ^(2)=9.263,P=0.041)、形状(χ^(2)=21.735,P0.05)。在代谢参数中,脉络膜黑色素瘤组SUV_(max)低于脉络膜转移癌组(P0.05)。脉络膜黑色素瘤组病灶SUV_(max)、SUV_(peak)、TLG与病变基底最大径(r=0.528、0.613、0.732,均P0.05)。结论~(18)F-FDG PET/CT影像表现及代谢参数SUV_(max)对于脉络膜黑色素瘤和转移癌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