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纳尔都》浅论

         

摘要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澳大利亚民族文学开始兴起并进入世界文学之林。亨利·劳森(1867—1922)和约瑟夫·弗菲(1843—1912)开创了澳大利亚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劳森—弗菲传统在澳洲文坛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凯瑟琳·苏珊娜·普里查德(1883—1969)在澳大利亚现实主义文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她为澳大利亚作家指出了如何从“英国是文学鉴赏的主宰”这个思想桎梏下解脱出来的途径。她倡导作家深深扎根于自已的土壤,不但要创作富有生命力的作品,而且要对本国的日常生活发生影响。她生于斐济莱武卡,父亲系记者,母亲是个业余画家。父母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广泛的阅读素养对普里查德影响很深。她曾在南墨尔本女子学院学习,后在维多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内地任家庭教师。1912年至1916年在伦敦以记者身份从事文学活动。曾拜读马克思、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