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分离及其酶活力测定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分离及其酶活力测定

         

摘要

[目的]从自然界中分离纯化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测定各菌株的最适发酵时间.[方法]利用刚果红变色圈法从花台土、湿地、菜地土、草坪土中分离产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菌株,通过菌落形态、菌体形态镜检及革兰氏染色反应鉴定为3个不同种类的4株放线菌,分别命名为A1、A2、A3.用DNS分光光度法对其所产纤维素酶活力分别进行测定,并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青霉(Penicillium)所产的纤维素酶活力进行比较.[结果]菜地土中和草坪土中产纤维素酶菌酶活力分别比枯草芽孢杆菌酶活力高出18.14%、40.50%,而比青霉酶活力高出39.96%、66.45%;花台土中和湿地中的纤维素酶产生菌酶活力则分别比枯草芽孢杆菌酶活力低12.97%、13.18%,而比青霉酶活力高出3.11%、2.86%.此外,各菌株所产纤维素酶活力均与发酵时间密切相关,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初始阶段纤维素酶活力呈上升的趋势,各菌株分别在不同发酵时间达到酶活力最大值,之后开始逐渐下降,回归于初始水平.[结论]在从自然界中分离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取样地点;培养时间的不同对不同菌株产酶的影响很大;选育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可以提高纤维素酶的工业生产效率.

著录项

  •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2009年第35期|17323-1732517357|共4页
  • 作者单位

    内江师范学院;

    四川省高校特色农业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四川内江;

    641112;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玉泉学校;

    四川绵竹;

    618219;

    内江师范学院;

    四川省高校特色农业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四川内江;

    641112;

    内江师范学院;

    四川省高校特色农业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四川内江;

    641112;

    内江师范学院;

    四川省高校特色农业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四川内江;

    641112;

    内江师范学院;

    四川省高校特色农业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四川内江;

    64111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农业微生物学;
  • 关键词

    纤维素酶产生菌; 分离; 酶活力; 分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