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东北丘陵区林地、耕地和草地土壤真菌群落代谢特征

东北丘陵区林地、耕地和草地土壤真菌群落代谢特征

         

摘要

以东北丘陵区的林地、耕地和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 FF微平板技术对这三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真菌代谢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东北丘陵区的生态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耕地土壤真菌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低于林地,但差异不显著,而草地土壤真菌的AWCD显著高于耕地和林地;4种多样性指数均表现出与AWCD一致的变化规律,即草地>林地>耕地.林地、耕地和草地的Shannon指数(H′)间差异显著,Simpson指数(D)的分析结果与Shannon指数(H′)相同,草地的McIntosh指数(U)和丰富度指数(S)同样显著高于林地和耕地,但林地与耕地间无显著差异.耕地土壤真菌对碳源的总利用强度比林地低16.9%,但差异不显著,而草地土壤真菌对碳源的总利用强度比林地高48.6%,且差异显著.与林地相比,草地土壤真菌对糖类、羧酸类、其他类、氨基酸类碳源的利用能力显著升高;耕地土壤真菌对聚合物类碳源的利用能力显著提高,而对其他5种碳源的利用能力有所降低,但均无显著差异.3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真菌对6类碳源的相对利用率以羧酸类、糖类和氨基酸类最高,分别为29.87%~35.77%、22.27%~23.79%和18.24%~19.30%.土壤真菌对碳源利用的偏好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而改变.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明显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对底物碳源的代谢特征.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总氮、含水量、有机质、pH、速效磷和硝态氮是驱动真菌群落代谢特征变化的关键因子.

著录项

  • 来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年第9期|1925-1932|共8页
  • 作者单位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天津 300191;

    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天津 300384;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天津 300191;

    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天津 300384;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天津 300191;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天津 300191;

    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天津 300384;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天津 300191;

    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天津 300384;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天津 300191;

    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天津 300384;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天津 300191;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天津 30019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土壤微生物生态学;
  • 关键词

    丘陵区; 土地利用方式; 真菌群落; 代谢特征; BiologFF;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