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纤维素降解过程中链霉菌菌体及其碱提取物组分研究

纤维素降解过程中链霉菌菌体及其碱提取物组分研究

         

摘要

针对链霉菌降解纤维素后是否能形成腐殖质及其碱提取物组分是否为腐殖质组分这一微生物利用问题,采用液体摇床振荡培养实验,获得链霉菌降解纤维素形成的菌体,利用元素组成、差热分析和红外光谱法等现代仪器分析手段,初步研究了菌体的化学结构和碱提取物组分碳的分配状况。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后期(60 d)的链霉菌菌体产率显著增加;链霉菌菌体在化学结构上相似,与黑土胡敏酸(HA)相比,菌体的结晶度较低,芳香性较弱,热稳定性较强,脂肪碳链和含氧官能团含量较高;链霉菌经纤维素作用后形成的菌体,与黑土碱提取物(胡敏酸、富里酸)相比,“水溶性组分”较多,“碱溶组分”(类似于胡敏酸和富里酸的总和)较少,富含“碱溶酸不溶组分(类似于胡敏酸)”的物质增多,“水溶性组分”和“碱溶酸不溶组分”与纤维素和链霉菌的共同作用有关。以上结果表明,纤维素培养过程中链霉菌菌体与真正的黑土胡敏酸(HA)是有差别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