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地理探测器与Tobit模型在粤西地区粮食生产效率及影响因子分析中的比较应用

地理探测器与Tobit模型在粤西地区粮食生产效率及影响因子分析中的比较应用

             

摘要

为明晰粤西地区粮食生产效率及其关键影响因子,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和推进粮食生产转型升级,基于1999—2018年粤西地区茂名、阳江、湛江3市粮食生产数据,采用交叉效率DEA模型测算区域粮食生产效率,揭示近20年粮食生产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Tobit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比较分析粮食生产效率的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粤西地区粮食生产效率平均值为0.77,其中,茂名市粮食生产效率最高(0.88),阳江市次之(0.78),湛江市最低(0.65)。Tobit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测算粤西地区粮食生产效率影响力(贡献力)最大的投入因子是农业机械总动力,分别为-1.082和0.942。Tobit模型测得的7个投入因子仅化肥施用量(0.015)与粮食生产效率呈显著正相关,有效灌溉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农药使用量3个因子与粮食生产效率相关性不显著,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从业人口、农业机械总动力3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而地理探测器测得所有因子均对粮食生产效率产生显著影响。阳江市投入因子贡献力与粤西地区大致相同,但化肥施用量贡献力高出有效灌溉面积0.008。湛江市与茂名市化肥和农药投入的贡献力仅次于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贡献力均最低。但茂名市粮食播种面积的贡献力依次大于从业人口和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湛江市则相反。研究表明,20年来粤西地区粮食生产效率不高,整体呈中等效率水平,粮食生产效率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显著;地理探测器测度结果无不显著因子存在,探测因子影响力比Tobit模型所得结果更稳定且偏误小;农业机械总动力是影响粤西3市粮食生产效率的主导因子,但不同城市粮食生产效率的因子贡献力差异较大,湛江和茂名对化肥、农药等污染较大的生产要素依赖性更强。

著录项

  • 来源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0年第6期|P.818-828|共11页
  •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广州510640广东省土地利用与整治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642;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广州510640广东省土地利用与整治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642;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西宁810016;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广州510640广东省土地利用与整治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642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西宁810016广东省土地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州510640;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广州510640广东省土地利用与整治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642广东省土地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州510640;

    广东省土地利用与整治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642广东省土地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州510640广州市华南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研究院 广州510642;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广州510640广东省土地利用与整治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642广东省土地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州51064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投入产出; 交叉效率DEA; Tobit模型; 地理探测器; 粤西地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