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猪个体DNA甲基化百分差异与胴体性状的关系

猪个体DNA甲基化百分差异与胴体性状的关系

         

摘要

以77头大白×梅山猪杂交F1代3月龄血液样DNA为材料,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技术(MSAP),研究了胴体性状的影响因素.从个体全部甲基化百分差异、个体中性甲基化百分差异和个体特殊甲基化百分差异3个层次分析了其对胴体性状的影响.15个胴体性状在个体中性甲基化百分差异水平之间均无显著的差异(P>0.05);内脂率、瘦肉率和瘦肥肉比例在个体全部甲基化百分差异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胴体重、内脂率、肩部最厚处背膘厚、平均臀部背膘厚、平均背膘厚、至第一肋胸胴体长和骨率在个体特殊甲基化百分差异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胴体性状变化规律归纳为3大类型:(1)性状值随个体特殊甲基化百分差异的增加而上升;(2)性状值随个体特殊甲基化百分差异的增加而下降;(3)性状值随个体特殊甲基化百分差异的增加而波动.回归分析表明,内脂率、肩部最厚处背膘厚、平均臀部背膘厚和平均背膘厚与个体甲基化百分差异回归关系显著(P<0.05).研究揭示,DNA甲基化可以作为分子标记用于相关的研究;显著影响性状表现的甲基化位点在杂种优势预测中要优于其它甲基化位点;在生产实践中,应针对不同性状保持杂交后代适当的甲基化差异水平,以提高生产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