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品貌与人格:《诗经》“威仪”政治话语研究

品貌与人格:《诗经》“威仪”政治话语研究

             

摘要

"威仪"一词,是宗周君子(贵族、政治领袖)人格修养论之核心。《尚书》中仅见两次的"威仪",均特指天子之修养,且与祭祀中的饮酒场合密切相关。与《尚书》不同,《诗经》中的"威仪"则成为高频词,其用法与意义亦有很大改变。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威仪"概念的适用主体与场合均有扩大,二是人格修养之外在"威仪"与内在"明德"开始剥离。就前者而言,"威仪"概念使后世儒家"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理念得以确立,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鲜明的道德实践取向定下规模。就后者而言,外在与内在的剥离,不仅激起后代哲人对明德与威仪、心性与形躯、礼义与仪容等范畴组的讨论,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儒家修养论之话语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