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吉林医学》 >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神经电生理特征及并发周围神经损害的影响因素

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神经电生理特征及并发周围神经损害的影响因素

         

摘要

目的:对帕金森病(PD)患者的运动神经电生理特征进行总结,分析患者合并周围神经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43例PD患者为探究对象,设为观察组,按照Hoehn-Yahr(H-Y)分级不同将43例患者可分为PD早期患者23例(早期组),中晚期患者20例(中晚期组)。同期选择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行电生理检查,检查完成后,观察运动神经末梢潜伏期(LP)及其波幅,比较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波幅。观察43例患者是否合并周围神经损害,并应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法对PD合并周围神经损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中晚期患者运动神经末梢LP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中晚期组患者的运动神经波幅更低;中晚期患者的运动神经末梢波幅、感觉神经SCV、感觉神经末梢波幅明显低于早期组患者,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有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高龄、中晚期、高血糖、使用高剂量抗PD药物例数明显高于无周围神经损害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中晚期、应用高剂量PD药物是诱发周围神经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PD患者易合并周围神经损害,特点为运动神经末梢潜伏期长、波幅低等,中晚期患者的周围神经损伤更为突出,且应用高剂量PD药物的患者诱发周围神经损害的风险较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