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高职教育:“双重属性”之下如何定位

高职教育:“双重属性”之下如何定位

         

摘要

《教育与职业》杂志2013年第l期刊发周建波和闫志刚的文章《高职教育:身份“纠结”背后》,其中指出,在各类各层教育中,高职教育的“身份”最为特殊。在教育类别上,高职属于职业教育,而在教育层次上,高职又属于高等教育。身份上的这种“双重属性”,让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浪潮中“左右逢源”,尽享生源“红利”,实现跨越发展。只用30年左右的时间就从无到有地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据上海市教科院和麦可思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2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高职院校的数量已经达到1276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0%.总招生人数达到325万人,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47.7%。然而2010年以来,当遭遇高考生源的低谷,生源受到严重挤压之后,高职自身在快速成长时期被掩盖的许多问题便日益显现,最终导致高职声誉受损。吸引力下降。招生陷入困境。为了突破重围,很多高职院校热衷于“升格”以挤入本科高校行列,或热衷于“改名”,力求甩掉“职业”、“技术”等字眼,隐藏“农林、畜牧、水利、化工”等行业身份的印迹,以期凭借光鲜的校名吸引生源。对此,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短期的掩饰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教育部鲁昕副部长也要求,职业院校要创新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在各自层面上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干出成绩,并做到极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