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江苏农业科学》 >基于模型的长江中下游一季稻安全齐穗期推算

基于模型的长江中下游一季稻安全齐穗期推算

         

摘要

长江中下游稻区一季稻在抽穗开花期时常遭受低温冷害,因此确定一季稻安全齐穗期对于优化农事活动安排和降低灾害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在已有水稻安全齐穗期指标的研究基础上,拟结合水稻障碍型冷害损失评估模型,以长江中下游一季稻为例,通过模拟推算1981-2014年逐年水稻空壳率,并以多年80%保证率下超过生理空壳率的起始日期作为水稻安全齐穗期的确立依据,获得4种不同耐寒性水稻安全齐穗期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耐寒性最弱的籼稻安全齐穗期平均在8月30日,耐寒性较弱的粳稻为9月10日,耐寒性较强的粳稻为9月12日,耐寒性强的粳稻则为9月20日.模型推算的安全齐穗期普遍早于传统安全齐穗期指标的推算结果,平均约为14 d;相差最小的是耐寒性强的粳稻,模型推算约提前7 d,相差最大的是耐寒性最弱的籼稻,模型推算约提前23 d.由结果可见,从温度、空壳率2个方面约束水稻安全齐穗期,比仅从温度角度确定的安全齐穗期更有利于降低抽穗开花期遭遇障碍型冷害的风险,为研究区一季稻安全生产和农事活动安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