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 >肾小球C1q与IgM沉积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临床意义

肾小球C1q与IgM沉积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肾小球C1q与IgM沉积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9月在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肾内科行肾活检并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电镜确诊的IMN患者,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小球C1q与IgM沉积强度,根据C1q及IgM沉积与否进行分组,对纳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1q,IgM沉积与否在发病年龄,性别,24 h尿蛋白定量,肌酐,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脂蛋白(a),血清IgG,IgA,C3,C4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1q阳性组血白蛋白水平低于阴性组(P=0.04),但临床缓解率、IgM沉积率高于阴性组(P=0.027,P=0.011)。肾组织IgM阳性组血清IgM水平显著高于IgM阴性组(P=0.015)。C1q及IgM共同沉积组较阴性,但临床缓解率高(P=0.027)。结论:C1q沉积的IMN患者发病时血白蛋白水平较低,但临床缓解率较高,提示治疗效果较好,对临床预后判断有指导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