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危险因素分析

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外科监护室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成功的患者178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置管.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穿刺部位、穿刺位点、进针方向、穿刺针针尖斜面方向、导引钢丝J型头方向、穿刺时头部位置,先以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在锁骨下静脉置管进入颈内同侧颈内静脉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锁骨下静脉置管是否进入同侧颈内静脉与患者的性别(P=0.504)、年龄(P=0.200)、进针方向(P=0.370)、穿刺针针尖斜面方向(P=0.670)无关,与穿刺部位(P=0.012)、穿刺位点(P=0.012)、穿刺时导引钢丝J型头方向(P=0.000)、穿刺时患者头部位置(P=0.030)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锁骨下静脉置管时穿刺部位在右侧[危险度比值比(odds ratio,OR) =55.37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5.145~595.845,x2=10.965,P=0.001]、导引钢丝J型头朝向颈内静脉(OR=24.116,95% CI:6.848~84.918,x2=24.558,P=0.000)和穿刺时头部偏向穿刺对侧(OR=3.681,95% CI:1.210~11.199,x2=5.268,P=0.022),为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独立危险因素.共29例(16.29%)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时进入同侧颈内静脉. 结论 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是其常见的并发症,影响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主要因素有穿刺部位选择右侧、导引钢丝J型头朝向颈内静脉、穿刺时头部偏向穿刺对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