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湖南农业科学》 >36个鲜食枣品种在河南的适应性表现

36个鲜食枣品种在河南的适应性表现

         

摘要

针对河南省枣产业发展急需进行品种改良和更替这一现状,从国家枣种质资源圃(位于山西省太谷县)引进了36个鲜食枣品种,观察比较了其在河南的适应性表现,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果实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从中筛选出适宜河南省大面积发展的优良枣品种,以解决该省传统枣区良种缺乏的问题。结果表明:36个引进枣品种中糖度较高的前3名分别为蚂蚁枣(29.06%)、朝阳圆枣(29.05%)、尖枣(28.1%)、马莲小枣(28.1%),单果重较重的前3名为芒果枣(25.95 g)、扁柿枣(25.97g)、相枣(24.29 g),果实体积较大的前3名为芒果枣(40.52 cm^(3))、相枣(32.86 cm^(3))、大瓜枣(32.7 cm^(3)),果吊比前3名为朝阳圆枣(0.74)、山东辣椒枣(0.59)、大荔铃铃枣(0.47)、狗头枣(0.47),花吊比前3名为大瓜枣(0.93)、梨枣(0.51)、早脆王(0.49);综合评价表现良好的是大瓜枣、梨枣、扁柿枣、狗头枣、早脆王、京枣、上海白蒲、雪枣、泗方枣和八八红;其中,泗方枣、早脆王、京枣、雪枣的枣果口感好、脆甜多汁,并且果实个大,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可以作为河南种植的推荐鲜食枣品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