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史林》 >从“阴阳”到“性别”——现代中国“性”概念的缘起与价值观的转向

从“阴阳”到“性别”——现代中国“性”概念的缘起与价值观的转向

         

摘要

晚清以来,西方传教士通过自译或合译向中国介绍了西方生理学、解剖学知识,其关于两性的词汇仍然借用"阴阳""男女"等汉字,影响有限。甲午战败,严复开始了中国本土知识分子严肃译介进化论和其他西方学术的过程。国耻催生了新话语。庚子之后,借用日本新造的"性"和与"性"相关的一系列词汇,知识分子全面引入了西方近代的科学知识。新词汇又催生了全新的价值观。"性"概念的诞生标志着儒家文化的男女观向西方科学生理观的转变,也标志着以家庭、宗族为本的价值观转向以个人和民族国家为本的价值观。狭义化的"性"概念到20世纪10年代末已经稳定,它固化了两性性别差异,规训了身体,成为五四现代科学观、个人主义价值观、民族进化论的重要一部分,也是五四科学狭义化的表现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