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南医学 》 >催产素、米索前列醇与Cook宫颈扩张球囊在妊娠晚期引产中的疗效评价

催产素、米索前列醇与Cook宫颈扩张球囊在妊娠晚期引产中的疗效评价

             

摘要

cqvip:目的分析催产素、米索前列醇及Cook宫颈扩张球囊在妊娠晚期引产及促宫颈成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提高妊娠晚期引产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提供依据。方法将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在东莞东华医院住院待产的孕34~42周有妊娠晚期引产指征、需要进行计划分娩、宫颈不成熟(宫颈Bishop评分≤6分)孕妇300例,根据电脑生成的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催产素组(n=100)采取单纯静脉滴注小剂量催产素引产(8~12 h/d);米索组(n=100)采取小剂量米索前列醇(25μg/6 h)阴道后穹隆放药引产;球囊组(n=100)采取宫颈放置Cook宫颈扩张球囊引产。通过询问患者,查阅病历,收集三组孕妇一般情况、治疗前后宫颈Bishop评分、各产程情况及不良反应等临床数据,比较三组孕妇促宫颈成熟效果,各产程情况,记录妊娠结局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催产素组孕妇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为78.0%,明显低于米索前列醇组的89.0%和Cook球囊组的9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开始至临产时间、第一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方面,催产素组高于米索前列醇组,米索前列醇组高于Cook球囊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催产素组孕妇的剖宫产率为36.0%,明显高于米索前列醇组的25.0%和Cook球囊组的19.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索前列醇组的胎儿窘迫发生率为18.0%,明显高于催产素组的7.0%和Cook球囊组的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催产素、米索前列醇在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上各有利弊,米索前列醇起效迅速,但并发症较其他两种高,催产素引产成功率偏低,耗时较长,Cook宫颈扩张球囊集二者之长,在很好促宫颈成熟、缩短产程的同时,又不增加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