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贵州文史丛刊 》 >傩文化的发掘研究与收藏保护

傩文化的发掘研究与收藏保护

             

摘要

去年11月下旬,由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和贵州民族学院主办的“贵州民族民间傩戏面具展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引起首都学术界、艺术界的浓厚兴趣,以及国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对开展民俗、戏剧、宗教等多种人文科学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一傩,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现象,源远流长。由傩、傩祭、傩舞发展而来的傩戏,在民间都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下来的。它具有很高的民俗学研究价值。在商代的甲骨卜辞中,傩祭写作“(?)”。据古文学家于省吾先生考释,乃是一种用人牲或兽牲,搜寻住宅,驱逐疫鬼的祭祀活动。《山海经》即记载了祀神的歌舞活动。《吕氏春秋·古乐篇》”亦记载帝颛顼:……令鲜先为乐倡。鲜乃偃寝,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就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