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药指南》 >非甾体类抗炎药致药物性肝病82例临床分析

非甾体类抗炎药致药物性肝病82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非甾体类抗炎药致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临床基本情况及致病相关因素和治疗情况。方法以布洛芬和尼美舒两种非甾体类抗炎药所致药物性肝病为例,选取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因使用布洛芬(30例)和尼美舒利(52例)致药物性肝病患者82例,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分型,发生药物性肝病的相关因素以及治疗情况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胆汁淤积型、肝细胞型及混合型药物性肝病患者,均出现恶心、乏力、发热、纳差、瘙痒、小便深黄等主要症状;胆汁淤积型以发热、瘙痒及小便深黄症状表现更明显,肝细胞型在恶心、乏力及纳差等症状上表现更明显;混合型无突出的临床基本症状,发热和小便深黄相对更常见。相关因素:使用布洛芬和尼美舒利后,发生药物性肝病的概率在60岁以上、大剂量用药、用药5d以上、单独用药、合并其他病症患者中均相对更高,差异性均比较明显(P<0.05)。治疗情况:65例患者肝功能在4周内恢复,另有12例患者在8周内恢复,其余5例患者均为胆汁淤积型,均在12周内恢复,未见死亡患者。结论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应用中发生药物性肝病的概率比较高,临床应引起重视,并谨慎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