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广东医学》 >人类脊髓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

人类脊髓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

         

摘要

@@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诊断模式也发生很大转变,从单纯的形态解剖诊断转向与功能代谢相结合.从199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学者OGAWA等[1]首次提出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效应,并迅速应用于大脑功能成像的研究,到1996年YOSHIZAWA等[2]首次证明了脊髓功能磁共振成像(spinal functional MRI,s-fMRI)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后,神经系统影像学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对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做出重大贡献.脊髓功能磁共振成像能够在完全无创条件下观察脊髓的解剖和功能状态,正逐步应用到脊髓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对探索脊髓生理病理、评价脊髓功能、指导临床治疗及疗效检测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人类脊髓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综述如下.

著录项

  • 来源
    《广东医学》 |2010年第11期|1490-1492|共3页
  • 作者

    吴增志; 孔抗美;

  • 作者单位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关节脊柱外科,广东汕头,515041;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关节脊柱外科,广东汕头,51504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