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广东医学》 >白细胞介素17及其相关分子在缺血性脑梗死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白细胞介素17及其相关分子在缺血性脑梗死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摘要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7(IL-17)及其相关分子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缺血性脑梗死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43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缺血性脑梗死组),于梗死后第3~4天抽取脑脊液,应用ELISA法检测脑脊液中IL-17、IL-23、TNF-α、MMP-9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脑脊液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者)进行比较;依据MRI结果将脑梗死分为轻、中、重度梗死组,检测IL-17在其中的变化情况;同时根据治疗疗效,将脑梗死分为进步组、无变化组及恶化组,检测IL-17在其中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缺血性脑梗死组IL-17、IL-23、TNF-α显著升高(P<0.01);MMP-9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轻、中、重度梗死组间IL-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7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大小呈正相关(rs=0.828,P=0.007 6).根据预后,进步组与无变化组、恶化组间IL-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变化组与恶化组IL-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7水平与脑梗死预后呈负相关(rs=-0.725,P=0.031).结论 IL-17及其相关分子在缺血性脑梗死后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以其为靶点的治疗可能为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著录项

  • 来源
    《广东医学》 |2013年第16期|2522-2524|共3页
  • 作者单位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东汕头,515041;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广东汕头,515041;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东汕头,515041;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东汕头,515041;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东汕头,51504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缺血性脑梗死; 白细胞介素17; 肿瘤坏死因子α;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