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广东农业科学》 >畦式免耕抛秧栽培的产量效应和产量构成分析

畦式免耕抛秧栽培的产量效应和产量构成分析

         

摘要

1999年早、晚造对大、中、小畦免耕抛秧栽培进行了产量效应和产量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畦式免耕抛秧每667 m2产量408~549 kg,小畦处理产量较高,中畦处理次之,大畦处理再次,早造产量差异不显著,晚造产量差异极显著.小畦处理获得高产的原因主要是:分蘖出现早、够苗早、有效穗数多,够苗至幼穗分化期的长粗时间长、茎秆粗壮、叶面积指数占优势、干物质积累多,后期穗大粒多、生物产量和谷物产量均较高.

著录项

  • 来源
    《广东农业科学》 |2002年第4期|10-12|共3页
  • 作者单位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640;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640;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640;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640;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640;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64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S511.044;
  • 关键词

    畦式; 免耕; 抛秧; 产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