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广东农业科学》 >3个桂糖系列甘蔗新品种的种性和丰产性分析

3个桂糖系列甘蔗新品种的种性和丰产性分析

             

摘要

为了解甘蔗新品种桂糖31号、32号、34号的种性和丰产性表现,为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于2009-2011年在金光农场进行2年新植2年宿根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桂糖31号、32号、34号的蔗茎产量达到121.4~129.0t/hm2,比对照种新台糖22号增产8.2%~15%,达到1%~5%的差异显著水平;含糖量19.03~19.27t/hm2,比新台糖22号增11.4%~13.2%;11月~翌年2月平均甘蔗蔗糖分达到14.86%以上.这3个品种均表现明显的高产、稳产、高糖的特性,其宿根性、抗病抗虫性、抗旱能力和抗机械碾压能力优于对照种新台糖22号,适宜在金光农场和广西其他同类型蔗区种植推广,并可采用全程机械化的耕种和收获技术进行生产.

著录项

  • 来源
    《广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15期|21-23|共3页
  • 作者单位

    广西农垦国有金光农场;

    广西南宁 530042;

    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广西南宁 530007;

    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广西南宁 530007;

    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广西南宁 530007;

    广西农垦国有金光农场;

    广西南宁 530042;

    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广西南宁 530007;

    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广西南宁 530007;

    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广西南宁 530007;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甘蔗;
  • 关键词

    甘蔗; 桂糖系列品种; 种性分析; 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