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集团经济研究》 >我国就业增长率的第三产业促进分析

我国就业增长率的第三产业促进分析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深入,在新增劳动力、下岗转移劳动力以及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综合作用下,我国就业问题日趋凸现。据统计,1996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1997—2000年保持在3.1%,2001年开始上升到3.6%,至2003年时递增到4.3%,2004年有所回落,相比2003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若把隐性失业计算在内,我国城镇的实际失业率高达8.3%,这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综括原因:(1)是农村联产承包制的实施使得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得到释放。自1979年以来,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比重由初始的70%下降到2003年的49.1%,呈逐年上升比例的劳动力每年以建制规模进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容量带来巨大压力。(2)是1997年在国有企业实施的“减员增效”政策导致大量职工下岗。据统计,从1998年至2002年国有企业向社会释放下岗职工2002.7万人,城镇失业登记率由最初的3.1%上升为2003年的4.3%。(3)是新增劳动力总量不断冲抵原有就业市场,化解新辟就业容量。自1990年后,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力827.08万。这些新增劳动力相当一部分谋职城市,加大城市的就业负荷与承载运转。(4)是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不仅未能增加就业机会,反而使得结构性失业日趋明显。特别是2000年以后中国进入“高消耗一低就业”的新重化工业阶段,机器排挤工人的趋势更加突出。加之技术进步改变了劳动力的需求结构,逐渐偏向高技能、高技术人才,大量低层次技术工人被淘汰出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