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高校地质学报 》 >柴达木盆地西部油气藏的破坏类型与机理

柴达木盆地西部油气藏的破坏类型与机理

             

摘要

油气藏破坏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地质历史时期任何类型的油气聚集都是短暂的动态变化实体,均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某些地质因素的影响下遭到破坏.根据构造演化史和成藏史研究,柴达木盆地西部上新世-第四纪是原生油气藏的破坏和次生油气藏的形成时期.野外地质考察发现油气藏破坏的地面显示类型多样,主要有:油砂、固体沥青和石蜡以及泥火山或油墩子.对油气藏的破坏因素分析表明:柴西油气藏破坏类型主要有断裂活动破坏、油藏抬升剥蚀破坏和异常高压作用破坏3种类型,而且油气藏破坏往往是断裂活动和油藏抬升综合作用的结果.该研究对当地的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著录项

  • 来源
    《高校地质学报 》 |2006年第1期|131-141|共11页
  •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065007;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065007;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065007;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北京,100083;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P618.130.23;
  • 关键词

    破坏类型 ; 破坏机理 ; 油气藏 ; 柴西;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