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甘肃医药》 >cN2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逆行腋窝淋巴结示踪的可行性

cN2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逆行腋窝淋巴结示踪的可行性

         

摘要

目的:探讨cN2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逆行腋窝淋巴结示踪(ARM)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乳腺科收治的45例cN2乳腺癌NAC后行ARM操作的临床资料。术前使用亚甲蓝或联合核素显影ARM淋巴结后所有患者均序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分析ARM操作的成功率、ARM淋巴结、淋巴管数目,ARM淋巴结与非ARM淋巴结的关系。临床病理学指数与ARM操作结果的关系。结果:入组患者45例,ARM操作成功率77.78%。ARM淋巴结数目1~4枚,中位数2枚。ARM淋巴管数目为1~4条,中位数2条。非ARM淋巴结病理学状态对ARM淋巴结状态无显著性影响(P=0.187)。ARM操作结果与T分期、临床分期相关,随着T分期和临床分期的升高,ARM成功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Z=-2.168,-2.976;P=0.030,0.003)。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化疗方案、临床化疗效果、示踪剂注射位置、示踪方法、染料注射量、注射层次、M-P分级、年龄、体重指数等对ARM操作结果无明显影响(P均>0.05)。结论:N2期患者NAC后行ARM操作可行,但成功率可能会降低。NAC后腋窝反应不佳的患者中不建议行ARM操作,腋窝反应良好的患者可行ARM操作,ARM淋巴结肿瘤累及风险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