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福建医药杂志》 >脑脊液双针置换救治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附7例报告)

脑脊液双针置换救治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附7例报告)

         

摘要

@@我们采用小脑延髓池和终池双针置换脑脊液救治7例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rn1 资料与方法rn1.1 一般资料:男4例,女3例;年龄36~61岁,平均50岁.所有病例均经CT证实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2例合并脑室积血.符合下述条件者入选:病情分级属Hunt和Hess分级法中Ⅲ~Ⅴ级;CT扫描示基底池血块超过5×3mm,或脑裂积血厚度超过1mm;生命征尚能维持稳定.rn1.2 治疗方法:患者侧卧位,头颈保持同一水平位.先用9号腰穿针常规腰穿,成功后接三通开关测压,如CSF上升太快,立即关闭三通开关停止测压.予速尿或甘露醇,半小时后再测压,待颅压降至270mm H2O以下,再行小脑延髓池穿刺,常规穿刺成功后接三通开关,限位器固定在固定套环前,防止继续进针.9号细针接紧输液器远端,并与500ml NS相连,18号粗针接紧脑室引流袋,让NS先滴入,滴速30~40滴/分,后调节引流袋调速旋钮,以稍慢滴速滴出.置换过程中必须保持颅压稳定,每15~20分钟测压1次,如压力下降,适当调快入液滴速.每次置换CSF200~400ml,以CSF颜色明显变浅为准,置换后由9号针注入地塞米松5mg,共置换1~2次,1天1次.此后如仍有较明显血性脑脊液,则改用颈椎侧方穿刺取代小脑延髓池穿刺,继续双针置换.rn1.3 注意事项:小脑延髓池穿刺部位险要,需熟练专科医生在周密准备下认真操作.务必做到:确定无该操作的绝对禁忌症;脑室系统有铸形积血者,先行侧脑室引流;为防止术中患者突然转身,需双手及头位制动;明显躁动不安者静注安定后予维持静滴,滴速视躁动情况调整;保持气道通畅,术中患者生命征、颅压均要记录;务必保持血压与颅压平衡,血压要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