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福建金融》 >努力压缩银行“三项资金”

努力压缩银行“三项资金”

         

摘要

近几年来,由于经济运行与市场导向的变化,银行的“三项资金”(即逾期贷款、风险呆帐贷款,应收未收利息)日趋上升,严重地制约银行信贷资金的调剂与调度,影响信贷结构的调整,加大信贷资金供应的压力,刺激信贷规模的膨胀,冲击货币总量的调控和银行经济效益的实现。据邵武市工商银行统计,截至1991年11月止有信贷关系的工商企业各项逾期贷款达4388万元,风险、呆帐贷款600万元,应收未收利息700余万元,共5748万元,占各项贷款总额的22.75%。这一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银行之所以产生“三项资金”,其诱因有: 一、政策制度硬约束的负效应。自实行紧缩银根的货币信贷政策以后,银行采取双轨控制的硬约束,除紧缩信贷规模和资金总量外,在贷款期限操作上也严加限制和缩短(临时贷款3至6个月),与企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