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福建农业》 >“闽紫一号”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

“闽紫一号”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闽紫一号”是我县1992年冬从省农科院调入的紫云英新品种,1992—1996年在十方、岩前、象洞、武东等乡镇试验示范,取得显著增产效果。 一、增产效果显著 闽紫一号表现植株高大,茎秆粗壮,分枝较强,抗旱耐寒,前期生长快,鲜草产量高。据抽样测产验收结果,平均株高99.65厘米,比对照宁波大桥种株高增加21.35厘米,平均鲜草亩产2982.4公斤,比宁波大桥鲜草亩增720.8公斤,增长3.19%,压青回田后,早稻平均亩产397.5公斤,平均亩增稻谷48.2公斤,增长13.8%。 二、主要栽培技术 1、适时播种:插种期掌握在日平均气温20℃左右。以晚稻齐穗时播种较好,稻底时间25—35天为宜,亩播种量1.25—2公斤。 2、清理水沟:播种前开好主沟和围沟,土壤浮烂稻田开沟后要排水搁田,待土壤沉实后再灌水播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