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复旦学报(医学版)》 >BALB/c小鼠胸腺细胞发育模型的建立

BALB/c小鼠胸腺细胞发育模型的建立

         

摘要

目的建立胸腺细胞体外研究模型,为T细胞早期发育及相关实验提供有效技术平台.方法无菌摘取14.5天龄胚鼠胸腺,胸腺器官体外培养,FACS检测不同培养时间点细胞存活状况和表型变化,计数每个胸腺小叶的细胞数变化.结果胸腺体外培养显示:经过6 d的培养,胸腺细胞存活率均在88.0%以上,由双阴性发育至双阳性细胞,CD4+CD8+双阳性细胞由培养第0天的0上升到第6天的89.07%;细胞数量随胸腺发育(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多,每个胸腺小叶胸腺细胞数量也由培养0 d的0.75×104个上升到第6天的1.38×106个.而体内数据显示:胸腺细胞由胚龄14.5 d的双阴性阶段发育到新生鼠的双阳性阶段,每个胸腺小叶细胞数量由14.5 d的0.75×104个上升到新生鼠的2.56×106个,同时间段CD4+CD8+双阳性细胞比例由0上升到91.22%.体内、外胸腺细胞表型、数量变化趋势一致.结论体外培养状态下胸腺细胞数量和表型变化与体内自然变化趋势一致,在体外培养可以模拟体内胸腺细胞由双阴性到双阳性的发育过程,这将为T细胞发育的研究提供简易、有效的技术平台.

著录项

  • 来源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5期|571-575|共5页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免疫学系-教育部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免疫学系-教育部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免疫学系-教育部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免疫学系-教育部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免疫学系-教育部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免疫学系-教育部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免疫生物学;
  • 关键词

    胸腺细胞; 双阳性; 双阴性; 模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