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探索与争鸣》 >后人类境遇的中国儒家应战——走向“儒家后人文主义”的启示

后人类境遇的中国儒家应战——走向“儒家后人文主义”的启示

         

摘要

人类随着科技发展正面临后人类境遇,"后人文主义"遂在欧美得以兴起,中国儒家应积极应对这种挑战。儒家并不仅囿于人文主义,由此可以返本开新,创造一种本土化的"后人文主义",它在先天与后天、本能与培育、自然与使然的张力之间来确定人性的基本结构。只承认人的生物根基的"自然主义"与只相信人的后天养成的"培育主义",在当今西方学界所形成的尖锐矛盾,可在儒学智慧那里得以根本化解:既承认人性的自然根据,又接受人性的后天濡化,并在二者之间"执两用中"。从人类发展的理想状态来说,"完成的自然主义"就等于"完成的人文主义","完成的人文主义"也等于"完成的自然主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