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生态科学 >成都平原及其周边区域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及空间格局

成都平原及其周边区域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及空间格局

     

摘要

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研究对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扰动程度及其机理、制定有效的碳排放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采用1990—2010年能源消费数据、遥感与GIS提取的土地利用数据,通过构建土地利用碳排放模型,对20 a来成都平原及其周边区域土地利用的碳排放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增加3269.37×104 t,增长率达137%,呈显著增加趋势.(2)建设用地和林地分别为区域最大的碳源与碳汇.建设用地的碳排放增加3271.55×104t,增长率达139.01%,林地的碳汇减少1.30×104t,减少率达3.12%,但仍占碳汇的99%以上.(3)土地利用的碳排放存在明显区域差异.中部、北部和南部冲积平原(成都市及其第二圈层、绵阳市辖区、绵竹市、乐山市辖区)碳排放大,平原周边区域邻近川西高原山地碳排放小.(4)土地利用结构与碳排放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趋高的碳源、碳汇比导致土地利用的碳源效应远大于碳汇效应.因此,研究区减排的重点应该在保持或增加现有的林地的同时,主要以降低建设用地的碳排放、碳足迹为主.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科学》|2017年第3期|105-114|共10页
  •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成都 610068;

    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68;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成都 610068;

    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68;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北京 100101;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成都 610068;

    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68;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成都 610068;

    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68;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成都 610068;

    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68;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排放; 空间格局; 成都平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