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学前缘 》 >塔里木盆地库车油气系统中、新生界的流体压力结构和油气成藏机制

塔里木盆地库车油气系统中、新生界的流体压力结构和油气成藏机制

             

摘要

库车油气系统中、新生界流体压力纵向结构可分为台阶式、中凸式、均斜式3种类型.平面分布可分两个带3个区:北带主要是台阶式压力结构分布区,南带的大部分是中凸式压力结构分布区,南带的南缘为均斜式压力结构分布区,构成不同类型的封存箱.这种压力结构分异主要是喜玛拉雅晚期(5 Ma)天山向南强烈推挤造成的;喜玛拉雅早期,整个油气系统压力结构大体是一致的,深浅层基本为正常压力,也即均为均斜式压力结构分布区.喜玛拉雅早、晚期的流体压力封存箱规模不等,油气运聚的环境不同,因而不同时期、不同地带具有各不相同的油气成藏机制.初步可概括为3种机制和3种成藏模式:早期封存箱内成藏机制--牙哈模式;晚期封存箱内成藏机制--克拉苏模式;封存箱外成藏机制--大宛齐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