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人结直肠癌裸鼠皮下瘤模型的3.0 T MRI参数优化及功能成像评估

人结直肠癌裸鼠皮下瘤模型的3.0 T MRI参数优化及功能成像评估

         

摘要

目的 对人结直肠癌裸鼠皮下瘤模型进行3.0 T MRI扫描参数优化及功能成像评估,以得到优质的裸鼠皮下瘤图像和探讨功能成像评估皮下瘤模型的价值.方法 裸鼠20只,随机分为A、B两组,建立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株裸鼠皮下瘤模型,待瘤体生长至1~1.5 cm时进行MRI扫描.设计a、b两种序列相同、参数不同的扫描方案用于裸鼠横断位T1WI、T2WI及T1WI增强扫描,A组方案横断位T1WI序列矩阵:256×224;B组方案横断位矩阵:256×256;两组方案余参数均相同.对所有裸鼠进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与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扫描来评估皮下瘤的水分子扩散运动(细胞密度)与微循环信息.分别测量A组和B组裸鼠皮下瘤横断位T1WI、T2WI及增强序列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测量所有裸鼠肿瘤组织及同层面肌肉组织标准表观扩散系数(ADC)、慢速表观扩散系数(D)、快速表观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及血流量(BF)值.结果 最终入组A组裸鼠10只,B组裸鼠5只,15只(100%)裸鼠在MRI上均显示成瘤.A组横断位T1WI及增强序列SNR均大于B组(P<0.05).A组增强序列CNR大于B组(P<0.05).肿瘤组织ADC值、D值及D*值均小于肌肉组织(P<0.05).f值及BF值均大于肌肉组织(P<0.05).皮下瘤病理诊断为结直肠低分化腺癌,瘤体微血管生成丰富,肿瘤组织细胞密度高.结论 通过适当缩小扫描矩阵,可在3.0 T MR上获得优质的裸鼠MRI解剖图像.IVIM-DWI与3D-ASL技术可以反映皮下瘤内微血管生成与细胞密集度的状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