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军医杂志》 >熊果苷对乙酰胆碱-氯化钙混合液诱导心房颤动大鼠心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熊果苷对乙酰胆碱-氯化钙混合液诱导心房颤动大鼠心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熊果苷(AR)对乙酰胆碱-氯化钙(Ach-CaCl;)混合液诱导的心房颤动(AF)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Sham组)、AF模型组(AF组)与AR治疗组(AR+AF组),每组各10只。采用心电图及小动物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大鼠的心功能。采用Masson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房纤维化程度。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炎症相关蛋白,并探讨AR对AF大鼠的保护作用及炎症相关作用机制。结果AF组大鼠AF持续时间显著多于Sham组、AR+A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F组大鼠左心房内径大于Sham组、AR+A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AF组、AR+AF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F组比较,AR+AF组的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AF组蛋白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TNF-α、IL-6表达显著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F组比较,AR+AF组蛋白p-PI3K、p-AKT、p-mTOR、TNF-α、IL-6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mTOR通路减轻炎症反应,在大鼠阵发性AF模型中起到保护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