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 >上巨虚与大肠特异性联系通路的荧光双标法研究

上巨虚与大肠特异性联系通路的荧光双标法研究

             

摘要

目的:探求上巨虚与大肠的形态学联系通路,揭示上巨虚治疗大肠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双标记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标记细胞的数目及出现部位。结果:上巨虚穴的传入神经元主要分布于T11~L4;双苯甲亚胺(Bb)单标记细胞,也就是大肠的传入神经元主要分布于T12~L2,且数目小于碘化丙啶(PI)单标记细胞。PI-Bb双标记细胞,即上巨虚穴与大肠的共同传入神经元,主要分布于T12~L2。结论:针刺上巨虚时,针刺信息可以通过上巨虚-脊神经节-大肠之间的神经通路,对大肠功能起到调整治疗作用,认为脊神经节是临床刺激效应具有相对特异性的形态学基础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