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3~2005年广东省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主动监测及其基因指纹图谱库的建立

2003~2005年广东省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主动监测及其基因指纹图谱库的建立

         

摘要

目的:为了解广东省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生态分布和污染水平的背景资料,建立广东省水产品中VP的基因指纹图谱库。方法:采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和最可能数(MPN)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RiboPrinter Microbial Characterization System检测VP的基因指纹图谱。结果:431份水产品样品中,156份检出VP,总检出率为36.19%。2005年的检出率明显高于2003和2004年(X^2=64.87,P〈0.05)。其中广州地区的检出率高达50.0%。各地区检出率存在着显著差异,(X^2=14.26,P〈0.05)。在8类水产品中VP检出率最高的是淡水虾66.7%(20/30);海鱼最低,为19.5%(17/87)。品种间检出率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X^2=35.276,P〈0.05)。各类阳性样品中VP平均密度为1320MPN/100g。贝类样品的VP密度明显高于其它水产品(t=3.074,P〈0.05)。对60株VP进行了14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受试菌株对氯霉素和复方新诺明100%敏感;比较VP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庆大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性,2004年的耐药菌株比2003年多,其耐药株百分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X^2值分别为4.93、5.17、7.86、4.86、17.71,P〈0.05)。但其耐药谱并无明显变化。对2003~2004年自广东水产品和食物中毒中分离得到的68株VP菌株进行了基因指纹图谱的测定,初步建立了VP的基因指纹图谱库。结论:监测结果表明,广东省水产品中VP污染严重,对公众健康构成一定的威胁。我国目前对生食水产品尚无卫生标准,更未明确规定生食水产品中VP的限量标准,因此,加快制定生食水产品的卫生标准和加强对生食水产品卫生质量的监控,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