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硅酸盐学报》 >制备方法对Pr_(0.6)Sr_(0.4)FeO_(3-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制备方法对Pr_(0.6)Sr_(0.4)FeO_(3-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摘要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Pechini、柠檬酸-硝酸盐以及尿素-硝酸盐等4种不同的湿化学方法,制备了Pr0.6Sr0.4FeO3-δ复合氧化物粉体。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材料中钙钛矿物相的形成过程及其与中温电解质的化学相容性。用扫描电镜研究了样品的微结构。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得到的素坯经 1000℃煅烧2 h即形成钙钛矿结构的固溶体。Pechini法制备的非晶产物煅烧后钙钛矿物相的纯度最高。素坯经1200℃煅烧2 h,所得陶瓷体的总气孔率均为43%-49%:体积密度以柠檬酸-硝酸盐法粉体的样品最高,甘氨酸-硝酸盐法最低。在室温到800℃的温度范围内,Peebini法制备的陶瓷体的热膨胀系数为12.15×10-6/K,与电解质Sm0.2(2e0.8O1.9(SDC)及La0.8Sr0.2Ga0.8Mg0.2O3-δ(LSGM)的数值一致。X射线衍射揭示产物与中温电解质SDC及LSGM 具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