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齿状突切除术后两种后路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比较

齿状突切除术后两种后路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比较

         

摘要

目的比较齿状突切除术后枕骨~颈2内固定及颈1~2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特点,为临床选择内固定治疗方案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基于前期已构建的带枕骨全颈椎有限元模型,进一步构建齿状突切除模型,继而在齿状突切除模型中分别加载枕骨~颈2内固定及颈1~2内固定构建两种内固定模型,在ABAQUS 6.12.-1软件中计算手术模型各个节段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及左右侧屈的活动度及内固定应力情况。结果齿状突切除术可引起枕骨~颈1后伸及侧弯活动度较正常模型模型增加,均增加超过50%。枕骨~颈2内固定模型及颈1~2内固定模型颈1~2节段的内固定效果基本相同,均可明显限制颈1~2的活动度。枕骨~颈2内固定可明显限制枕骨~颈1节段各方向活动度,使其处于相对固定状态;而颈1~2内固定对枕骨~颈1节段无明显限制作用。结论齿状突切除后枕骨~颈1节段稳定性存在一定程度下降,而枕骨~颈1内固定会造成枕颈活动度严重下降;对于术前枕骨~颈1节段相对稳定的病人,可仅行颈1~2节段内固定,术后动态复查X线检查严密随访枕骨~颈1节段的稳定性;对于术前枕骨~颈1已经存在畸形或存在不稳定因素(如关节脱位等)的病人,应采用枕颈固定融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