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文艺理论研究 >“以意逆志”辩证

“以意逆志”辩证

     

摘要

孟子以意逆志之"意"的本意问题是中国文论史和阐释学中的一桩公案。清代吴淇将"汉宋诸儒"所理解的孟子之"意"解为私意或臆度,并将之与自己所提出的"古人之意"相对立,因而出现了文本、读者两派之争。汉宋诸儒所理解的孟子之"意"实则为一种始终"唯本文本意是求"且有"置心平易"限制的读者-文本之意。继起的明清读者之意派将"知人论世"作为基础补入"以意逆志"的工作拓宽了理解作者的途径,却反过来促使"本文本意"限制的消隐和读者意识中不确定性的进一步放大。当代读者之意派在此基础上更加坐实了对"意"漫无定准乃至于断章取义的指认和批评,同时又在西方阐释学的影响下形成一些新解释,并对吴淇的观点提出质疑。但吴淇所理解的孟子之"意"因实际逆志活动中读者意识的参与必然被转为文本-读者之意,这与汉宋诸儒所理解的读者-文本之意反而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重新探讨孟子本意,发现读者之意与文本之意彼此融合而成的缺一不可的整体,才是以意逆志之"意"的真正本意。至于孟子所体认的究竟是读者还是文本角度,则是没有答案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