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 >中日医学界“未病”认识源流的比较研究

中日医学界“未病”认识源流的比较研究

             

摘要

采取文献梳理法,比较研究中日双方各时期对"未病"的认识。战国时期以前,日本汉方大多沿袭中医对"未病"的认识,近现代其认识发生变化。战国、江户时期,汉方医家从日本国情出发,防治未病,部分医家用新的理论体系解释未病,还体现出浓重的儒学色彩。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在于江户时期的时代需求和日本人的实用主义民族心理。现代未病认识中国仍然以经典理论为主要依据,而日本汉方医多借用西医体检数值和患者自我感觉来界定未病,虽简单易懂,但局限了未病的理论内涵。在今后的治未病理念大众普及乃至中医药文化传播道路上,应在简化复杂理论促进大众理解的同时,保持住传统经典的精华和特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