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血液恶性肿瘤病儿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血液恶性肿瘤病儿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儿童血液恶性肿瘤病儿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血液儿科住院的2 655例次病儿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655例次病儿中,病原菌例次检出率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儿较高,实体瘤病儿较低。检出病原菌菌株10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2.38%,革兰阳性菌占32.38%,真菌占15.24%。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菌6株,占10.9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45.45%和14.29%;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耐药率为61.54%,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为30.77%,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未见耐药菌株,3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中1例对亚胺培南耐药。革兰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和屎肠球菌为主,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率20.58%,占CNS的53.85%;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对二代头孢菌素等保持较高敏感率;未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除1株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外,其他革兰阳性菌未见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真菌以白假丝酵母为主,未见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耐药菌株。结论儿童血液肿瘤病儿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菌比例高。临床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应积极开展病原学培养及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