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上海医学影像》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定量分析在脑梗死可存活区研究中的应用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定量分析在脑梗死可存活区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应用磁共振波谱技术(MRS)观察脑梗死后主要代谢物:N-乙酰基天冬氨酸(NAA)、乳酸(Lac)、脂质(Lip)、胆碱(Cho)、肌酸(Cr)在病灶区、对侧镜像区及最终可存活区的分布状况,分析急性脑梗死代谢物的变化规律,以获得可存活区的MRS特征及评定标准. 方法 对32例发病时间在24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检查方法,并在30 d后复查T2WI确定最终梗死范围,测量梗死中心区、对侧镜像区及最终可存活区的物质代谢改变. 结果 初检时病灶中心的NAA水平较对侧镜像区降低;Lac峰及Lip峰出现并重叠.可存活区MRS特征为:NAA水平与对侧镜像区比较差异不明显,与病灶中心比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ac水平升高,但较病灶中心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存活区未见明显Lip峰. 结论 应用MRS分析急性脑梗死不同区域代谢物浓度可预测急性脑梗死的最终存活区.

著录项

  • 来源
    《上海医学影像》 |2013年第1期|19-22|共4页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上海市青浦区中心医院)放射科 上海201700;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医学影像科 上海200135;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上海市青浦区中心医院)放射科 上海201700;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医学影像科 上海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医学影像科 上海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医学影像科 上海200135;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上海市青浦区中心医院)放射科 上海201700;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医学影像科 上海20013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核磁共振成像;
  •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 脑梗死; 可存活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