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大医生》 >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观察

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与鉴别.方法 选取无锡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至2020年4月(包括随访期)宫颈小细胞癌病例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年龄39~69岁,平均年龄(52.3±1.5)岁,均因不规则阴道出血就诊.组织学形态:肿瘤以巢团状、器官样、片块状结构混合为主,肿瘤细胞呈短梭形,核浆比高,核深染,核仁明显,核分裂多见,胞浆量少,嗜伊红,肿瘤细胞坏死、挤压明显.免疫表型:P16弥漫强阳性,神经内分泌标记物CD56均为阳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嗜铬素A(Chromogranin A,CgA)、肺磷癌(TTF-1)不同程度阳性表达,上皮标记EMA阳性,Ki-67增殖指数均50%以上.结论 宫颈小细胞癌是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侵袭性强、预后差.依据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相结合可明确诊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