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环球首映》 >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

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

         

摘要

"在一个低气压时代,水土不相宜的地方,谁也不会存在什么幻想,期待文艺园地里有什么奇花异草能探出头来,然而天下一些比较重要的事件,往往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学者傅雷如是评价道.1943年的上海,张爱玲的名字仿佛一股冷冽的空气席卷而来,她的出现不仅是中国文坛的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张爱玲的文字带有很强的画面感,读者能在短时间内从平面的文字中接收到色彩、触感、温度等信息,并能从富有镜头感的叙述方式中感受到她所传递出的关于描写对象流动感、质感以及细致入微的心理变化.从电影语言角度来讲,她的作品是非常适合从纸面搬到荧屏上以一种新的形式与观众进行深层次的交流的,90年代后期,张爱玲的作品受到一些导演的重视.现代社会对张爱玲作品的改编始于1984年由许鞍华导演的《倾城之恋》,之后由但汉章导演的《怨女》、关锦鹏导演《红玫瑰与白玫瑰》以及李安导演的《色戒》等由张爱玲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也相继问世,从文字到影像的争论,一直未曾停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